印刷色彩品质控制的一堂MBA课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08-18
色彩是印刷品的颜值担当,也是印刷品带给消费者的第一感知;因此色彩出现问题必然是印刷品质问题。

原文转至:http://www.keyin.cn/people/mingjiazhuanlan/201808/03-1112423_5.shtml

  目前随着品牌客户对于色彩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很多的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版上机后才发现跟不上色,而且产生色差无法在印刷机上通过简单调整墨键来弥补,于是乎只能回头返工,重新调整文件或曲线,重新再制版,重新上机印刷,最重要的是竟然还不能确定更改后上机的结果能否达到要求的颜色,是否还需要第三次、第四次改版?

  这样的后果既浪费生产物料,又产生了停机时间,不但生产效率急剧下降,而且生产成本被迫提高,正常用于生产的印刷设备为了高品质的色彩要求只能来回不停地试错,一天有时只能印到两到三套版,甚至更低。

  为了控制好印刷产品的色彩品质,很多印刷企业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盲目采购一堆仪器工具,或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其他工厂模式,或是寄希望于去挖行业色彩高手,或是归咎责任于当事员工罚款了事……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从而导致收效甚微。本文重点从管理学角度而非从技术角度,从时间、空间、认知和发展四个维度对印刷色彩品质控制进行分析、梳理、探讨和审视,期望能给您带来新的启发或认知。

  一、时间视角:分为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

  l 事前控制,又称为预防控制、前馈控制,是指事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功能障碍,并采取措施预防故障发生。其基本工作思路是利用过往经验或之前数据采用一定方法预测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对策防止产生问题。

  在实际印刷生产过程中,这种方式就要求印刷企业提前进行色彩管理的摸底测试工作,以掌握其色彩特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规划。实际具体工作就是要在事前独立或借助第三方力量完成色彩管理工作,譬如色彩管理常用的3C:校正——特性化——转换。通过上机印刷测试取样得到真实的印刷状态,然后利用软件系统在前端进行打样的色彩模拟,同时在文件或出版中进行对应的调整,以使得达到打样与印刷二者的颜色匹配的一致。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利用ABC法对不同的印刷机、不同的油墨、不同的纸张、不同加网方式、对应不同色彩目标按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进行组合分类,以下是一份印刷企业实际范例:

  事前控制要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分钟的问题。如果发现印刷颜色不一致,也应该是要在印前的打样环节而不是最后一分钟才发现,利用生产闲时,通过设备的校正维护和大量的基础性测试,可以提前预知后续印刷生产色彩表现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在前端暴露、排除和应对,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真正实现未雨绸缪。

  事前控制要致力于解决80%或以上的普遍问题,所有能够通过规律摸索出来的共性问题都要尽可能在事前控制,事前预防;至于由于一些不可抗力或特殊异常造成的个性问题再通过事后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即所谓医学治病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事前控制一般会要求印刷企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标准化体系认证,以确保印刷品质可以达到国际标准,这也成为国外高端品牌商选择印刷企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除了常见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之外,还有专业的譬如G7认证,GMI认证以及PSO认证等等。

  l 事后控制主要是指在分析历史结果的基础上,与控制标准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及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将来偏差继续存在或偏差扩大。其基本工作思路是先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再利用一定工具找出问题规律,然后利用一定方法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原因,防止发生类似问题。事后控制主要可以应用DMAIC方式进行。

  1-D定义阶段(Define):明确问题。

  当确定已经发生了跟色问题,还要确认和分类具体是哪一类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真正的问题出来。是跟不到客户指定的颜色?还是跟不到自己原来印件的颜色?是同一印刷机同一批次的颜色参差不齐?还是不同批次之间颜色相差较大?……如此问题不一而足。但都需要秉持抓大放小,先主后次的原则,从解决最主要的矛盾着手。例如可以做成统计分析排列直方图、饼图,一段时间内总结到底是哪一类的问题出现频率最多?哪一类的问题造成的影响最大?哪一类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又归属于哪一类别?

  通过定义阶段可以从一堆乱象中进行洞察归纳找出具体是哪些问题。

 2-M测量阶段(Measurement):明确基准。


  明确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找出当前问题与标准之间的偏差情况,从而判断该问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以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是心腹之患还是癣疥之疾?基准可以参照引用国际标准,譬如ISO12647-2的偏差表,如下图示:

  然而,很多时候客户的标准会高于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譬如美国APPLE的印刷单要求非常严苛,近乎挑剔,对于色彩的灰平衡比其他所有标准都要高得多。所以即使同样的印刷品,在一般行业标准面前不算问题,但对于APPLE来说就有可能就是废品。

  通过测量阶段再从一堆问题中甄别遴选出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A分析阶段(Analysis):明确要因。

  挑选出真正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问题的分析阶段。选择合适的工具辅助可以有效地找出问题的要因,譬如用鱼骨(因果)图。

  通过问题解构,层层梳理,找出成因,并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明确出各成因的影响力大小,作为下一步消除要因的依据。

  分析阶段,有助于找出问题背后的真正成因,拨云见日,直指核心。

  4-I改进阶段(Improvement):消除要因。

  参照时间管理,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同理,对于问题产生的成因,也要致力于从主要矛盾下手以点带面进行有效击破。

  具体到问题解决,可以绘制流程图、甘特进度图、指定项目攻关小组或是外聘第三方专家团队。譬如上图发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人员操作不规范所致,那么就要想办法重新规范作业流程以消除要因。

  又假定如果发现问题的要因主要是印刷设备不稳定,那么就应该请专业的机修人员进行彻底检修维护,同时建立推行三级保养制度并监督执行。包括一级保养(又分为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等)、二级维护和三级大修。以下是参考示范:

  这个阶段更加考验解决方案和执行力,以及是否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5-C控制阶段(Control):保持成果

  问题当时解决,但是治标还是治本?或是标本兼治?是权宜之计还是釜底抽薪?一时解决并不代表长久解决,表象上解决并不代表从根源上解决。所以最后一环就是要设立长效的控制和检验机制以巩固和保持成果。

  譬如说在印刷过程中的制版阶段,之前色彩不稳定的原因有可能是制版的网点不稳定,经过调校设备和设定参数,当时确实也解决了出版的不稳定性。为了杜绝类似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所以必须建立一些工单表格的制度来保持品质的可控,譬如下图所示:

通过控制阶段可以确保类似问题发生的几率最大可能地下降和复发。


  除此之外,还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过DMAIC方法处理过的案例问题,还可以安排专人进行搜集整理,以图文并茂形式列举出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分门别类,统筹编纂成小册或公告作为后续同类或同质化问题的借鉴参考。

  二、空间视角:分为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

  l 过程控制:顺着生产工艺流程的走向,要求每个生产环节,每个生产工序,每个生产岗位,都要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操作,并且制定对应的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与之对应同时严格遵照执行。这个思路的理论依据如果是每个环节都按照规范达到标准,结果自然就能达到标准。

  SOP的好处就是不但可以作为岗位操作指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训教材使用,方便不同操作人员做到同样的效果。以过程控制著称的GMI/PSO认证就非常重视SOP这个必要环节。

  过程控制以作业规范作为操作指引,以检验数据作为评判蓝本,也有利于清晰界定各部门的责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促进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过程控制同时强调按部就班,注重服从性和纪律性,一个萝卜一个坑,物尽其用,人尽其责。

  以看色标准光源为例,以下是印刷过程中一份SOP作业指导范例:

  l 目标控制:目标控制则不然,其思路的理论依据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结果对了,而不论是以什么方式做到的,反正可以达到合格的标准。以最终任务目标为度,只要能够达成目标,临时进行编排和调整,或是切换至另外的操作方式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譬如在印刷机A临时坏了但又急于交货,由于机龄机况问题,在印刷机B上还原不到客户想要的颜色品质,临时外发另找高品质第三方合作印厂完成代加工也是应急应变之道;或是一时在印刷上很难完美解决,却可以“曲线求国”,通过印前文件想办法处理达到客户想要的效果,譬如GCR或UCR来达到灰平衡控制的目的,都是可以视为目标控制的做法。

  目标控制要求平时做好备份方案,如果当前方案因变故不能达成,能够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变通至另外方法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以G7认证为代表的色彩管理方式也是目标控制的一个典型方法,过程不论,最后评估的还是合格的印刷样张。

  进一步而言,目标控制同样可以引申到产业或资源聚合的相关概念,譬如通过纵向聚集,定位于同一片工业园,以生产外包形式共享同一家文件处理制版中心,这样只用专心于自己的印刷业务,将控制流程尽可能地缩短;或是通过行业协会力量,共同邀请第三方专家顾问机构作为色彩品质控制的参谋,提供成熟配套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共享优质高端资源;还可以片区联合集中采购,向品牌供应商申请最长的数期以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确保色彩品质的可控等等。

  目标控制要求更多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决策能力和资源能力。

 三、认知视角:分为主观控制与客观控制。


  l 主观控制:主观控制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视角来看,经验和资历就是主观控制最好的背书。越是从业资历久,越是经验丰富,就越有控制的话语权。

  所以一般来说,印刷企业的中高层技术骨干的确很需要这样的人员来担纲,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凭借以往的技术经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像从事过电分调图的人员处理跟色改版难题就驾轻就熟、迎刃而解;有一二十年调墨经验师傅很快就能搞定一般人觉得很难的专色调配;从大厂做过的印刷机长懂得用色彩仪器、色彩软件,也比一般小厂的机长更具有标准化的意识。

  只是这样的主观控制也存在潜在威胁,第一可能会水平参差不齐,受制于师傅个人经验;第二则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一线工作经年累月的锤炼是很难达到同等水平。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随着行业的更迭,很多技术转移或流失却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补充。

  除此之外,主观控制还有助于消除被动工作。只是机械性作业,缺乏对品质过程中的思考,那么长久的规范作业也会变成消极作业,很难进步和突破,这个时候主动控制就会显得难能可贵。要勇于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突破现有条条框框,挑战不可能课题,才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例如现在色彩品质用的轨道扫描仪器随着技术进化,除了硬件、软件可以自行搭配之外,还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方式,包括利用手持分光密度计SpectroDens进行长轨道扫描的iGem,包含电脑以及软件于一体的第三方一站式扫描解决方案ColorRuler,都给印刷企业的色彩品质控制降低了门槛,提供了新的选择。

  l 客观控制:客观控制则认为但凡有人进行操作控制,一定都会因人而异。从管理的角度看,工业产品要达到如一的品质,一定要最大程度消除人为的影响,将经验数字化,将作业标准化,于是在每个环节进行标准化控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即便过程控制也有不同的手段,可以人制,可以机控;可以宽控,可以严守,而其中标准化就是被广泛认可的一项控制方式。

  标准不一定就是ISO国际标准或是行业标准,还可以就是企业内部的标准,要求将每个工序进行操作步骤的详尽分解,实现可传递性和可复制性。

  有标准化的看板,有标准化的流程,有标准化的操作指引,这些都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付诸实现的可能途径和凑效方法。

  以标准化作为当前操作控制的基础前提,从过程上摒除人为操作的差异,再以数字化作为极致要求,从结果上消除人为操作的误差,让不同的操作人员都能做出始终如一的品质。

  数字化相对于标准化而言,多了测量仪器的数字化管控。因为即便按标准化步骤做出来的工作,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对每个环节导入色彩测量仪器,设立数字检测机制,以确保将问题控制在本工序,最后的结果以数据说话,这也是日本丰田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所提倡的“自工序完结”的理念。

  数字化和标准化的色彩控制,无非就是要用规则的确定性来解决结果的不确定性,用数据标准的客观性代替人为感觉的主观性。

  四、发展视角:分为当前控制与未来控制。

  l 当前控制:以当前的生产和行业的现状为出发点,对影响色彩品质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思考和控制。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前印刷,那么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也是一条品质提升的必由之路,而且会更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站在数字化和标准化的肩膀上,可以从“价值工程VE”的视角进行价值重构,能够取消的工序就应该要取消,不能取消的就应该寻求被替代。

  例如印刷流程中的印前制版一直是一个中间介质转移的环节,由于工序中的显影药水状态(浓度、温度以及速度)变化,导致版材网点的变化,从而使印刷颜色产生偏移,同时显影废液排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富士、柯达、爱克发等一线品牌已经成功研发了免冲洗的环保型版材并获得局部市场应用和用户切换。那么是否可以趁机考虑导入这一类的新型材料,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产生的品质变数呢?

  印刷环保大势所趋,尽早使用一些环保性物料,包括大豆油墨、无醇润版液都会获得竞争优势,并积极探索出一条在环保供应链上如何控制好色彩品质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其中,由于油墨由于不同批次的差异,有时会有轻微色彩偏差,如果能够实施车间改造,统一采取集中式的中央供墨系统,采用大罐桶装墨管道输送到机台,不但节省油墨罐成本,减少浪费,而且最大限度可以保证色彩品质的一致性。

减少物料变化差异性是当前色彩品质控制的重中之重。


  l 未来控制:印刷并非一成不变,放眼行业发展,未来印刷将受益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摩尔定律2.0的速度进行变革和创新。

  由于印刷机设备传统部件的诸多变化因素,导致颜色出现的不稳定性一直也备受诟病。近年来喷墨以及纳米印刷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已经开始应用在大幅面的印刷设备上。假以时日一旦设备门槛被打破,耗材成本被拉低,产能速度被提升,无疑将会彻底颠覆原来印刷模式,定义新生代的印刷方式,形成革命性的降维打击,这样的技术只需要在电脑上轻击一个输出按钮,海德堡称之为Push to stop,就可以实时完成最低1份起的个性化印刷,加上选配件还可以直接进行裁切加工至成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喷墨印刷成为现实,那么印刷色彩品质控制就会如同印前打样一般轻松,没有了CTP制版,没有水墨平衡,没有了墨键调控,而且始终稳定如一。作为第一台通过美国G7认证的喷墨数码设备——富士的Jetpress720S的数据告诉我们色彩稳定性无论是基于数量变量亦或是基于时间变量,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

  互联网+、ERP、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4.0以及多种印刷方式跨界融合也会让印刷行业未来变得扑朔迷离、前景可期。譬如对于印刷的大数据监控,也将会是印刷品质控制的不二选择。所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一系列在线检测仪器(如大恒图像、华夏视科等),色彩测量仪器(如爱色丽、特强等)将会贯穿印刷品质控制的始终。对于印刷色彩品质的最终评估和认可,可能就是一份客观的数据测量报告就可以说明和表达的。

  试想将每次印刷品直接完成在线检测并通过实时评分获得数据信息,再根据每个机台数据信息统计成大数据,再将每个工厂的大数据再汇总到云端,从而实现整个印刷色彩品质的数据化监控。哪台机得分一直比较高?哪台机密度均匀性比较好?哪台机网点扩大异常?哪台机密度正常但灰平衡需要校正?通过APP再扩展到移动端,随时跟踪了解印刷机台情况;基于互联网通过用户权限控制开放给限定客户远程查看色彩品质以及完成校样。大胆设想一下,加上人工智能进化,以后想要调整颜色,只需要远程对设备下一个色彩调整目标指令,无需任何人工干预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就可以轻松完成对色彩的自我校正,同时自我学习还会让其越来越智能化。总之,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为印刷色彩品质控制注入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从管理的角度探求如何给印刷企业控制好色彩品质课题上提出如下思路:

  从时间视角,我们建议尽可能多地将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控制上来,以事前控制的未雨绸缪为主,以事后控制的DMAIC为辅,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换取问题发生后的对应;

  从空间视角,目标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更适宜于部门主管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进行主动式管理,而过程控制则强调按部就班,更适宜于班组长及以下的基层操作员进行被动式管理;

  从认知视角,在主观上充分发挥经验,鼓励思考创造;在客观则着力于推行数字化和标准化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在现有条件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产力;

  从发展视角,不但着力当前控制,以绿色高效的理念尽可能减少物料变化差异性,而且还要取势明道优术,密切关注跨界融合和技术迭代,促进产业整体的智能升级。

  ——更多完整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色彩管理与标准化”。